IMS李檬:如果不努力和创新,独角兽也是说死就死
这几天,世界杯的大热引爆了社交网络,既有品牌商的花式借势营销刷屏、还有电视广告商辣眼睛的口号广告猛找存在感的,以及有这么一群朋友们每天晚睡早起,研究当天球赛的盘口,试图在世界杯期间小赚一把,然而等来的是“爆冷门”和“天台的长队”。
其实,我想说的是想赌博赚钱的大可不必等到世界杯,来创业吧,赌球能带给你的快感创业一样能让你通通体验到。因为,创业本身就是一场赌博。创业者将自己的人生、财富、时间、精力all in到自己所看好的市场机会中,从此过上没日没夜的生活,只为能收获更大的回报,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。与赌博不一样的是,赌博者押注自己的金钱等待别人掌控的结果,最终坐以待毙,而创业者赌的不是结果,是过程,并在过程当中有不断调整试错的机会,输赢在自己。
8年多的创业压力让我每天百分百的投入,虽然目前还有非常多的困难与挑战,但一路走来九死一生能够带着IMS走进全球“独角兽”的行列,才忽然间想到我们这艘小船终于要出海了,根据这几年的经历我做了一个阶段性的反思与总结:
2017年全球57家新晋独角兽名单,IMS位列26
科技部认定的中国164家独角兽排行中,
IMS以14亿美元估值排名80位
1. 创业就是理念不断试错的过程
1)绝境下试错,是逆风翻盘的机会
我们知道资本市场从不缺少奋勇的热血和理想的激情,很多人抱着理想和热忱开始创业后,很快就遇到各种问题。无论之前拥有多少年丰富的从业和管理经验,无论自以为时机多么成熟,似乎都不能让自己从容应付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挑战。这份一开始的迷之自信,相信在很多名校背景、大厂出身以及连续创业者的身上都能看到。
我也不例外。IMS是我创业的第三家公司,成立于2009年。当年“微博”这个全新的名词横空出世,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之一,向人们展示了这种新型社交媒体背后社会化营销的巨大市场潜力。看到这样的趋势,已经与广告打交道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的我,反复思索后决定离开当时供职的博客网,再次创业。看上去很简单,但这对我来说其实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啊。尽管在这之前我已经有近10年的广告营销经验,但从传统广告到网络博客广告再到新媒体,这既是探索又是挑战,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。
尽管有一定的经验加持,但是一切都必须脚踏实地从零做起,一步也不能少。创业意味着市场的反应永远是“滞后的”,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了理念不断试错的一个过程。虽然很早就握住了新媒体营销的先机,但在IMS成立的九年间每一天都面临生死转折。在2012年、2013年的时候整个资本环境不太好,融资非常艰难。我们当时服务的客户是中粮集团、王老吉、海尔这类大品牌客户,虽然大客户预算高,也能带来品牌背书,但他们的账期很长,我们自己又要投入技术进行研发,一度出现了收不抵支的情况。于是,我和团队决定从主要服务品牌企业转到服务中小企业,然而这样的商业模式一度受到投资人的质疑。
公司在B轮融资的时候严重处于现金流付不起当月工资的状态,由于品牌客户回款周期长,现金流严重不足的情况持续接近10个月的时间,如果帐期再长下去公司随时有现金流断裂的风险。但我同时始终坚信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具有最广大的需求,为他们提供高性价比的社会化营销服务、让他们能够赚钱活下去,是十分有意义的。所以既要满足现有的品牌客户的资金流需求,又要考虑为将来中小企业的营销产品研发投入资金,在当时没有投资人相信自媒体和网红可以成为传播的载体、可以成为被投放的广告媒体的情况下,凭借我们的坚持和相信,在见到接近100个投资人之后终于拿到了救命钱,在新的基金的领投下原有投资人也跟投了。这样我们成功的在公司第一个三年活下来了融资到了1000万美金,IMS也随之迎来了爆发增长期。
“网红经济”的国际化:IMS中日国际网红节
网红自媒体产业不仅仅在中国而在全球都产生巨大的发展
谁都不会否认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改变,它让企业不断面临着新的营销环境。作为一个以大数据为驱动的新媒体营销公司,我们也在步步紧跟不断调整方向,与企业和自媒体一起接受着挑战。人们总是过快地估计了未来五年的变化,却过慢的估计了未来十年的变化,对于自媒体行业也是如此。我们看到自媒体广告含金量很高,企业却不为所动,感到着急。但十年后回来再看,会发现它早已在不知不觉之中被人们接受,成为了现代广告业之中举足轻重的一员。我始终认为,每一个行业,都有它的“行业惯性”,而我们能做的,就是既不过分消极也不过分积极,让一个新事物慢慢地被社会中多数人所接受。
2)顺境下试错,是进攻式的防御手段
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,饱暖思淫欲,当一切来的太容易顺风顺水的时候,容易使人沉迷放纵,更会不思进取。这句话用来警示还在创业路上的创业者也是很有作用,当资金、资源、团队逐渐成熟稳定,一切看似繁花似锦,所有人趋之若鹜,殊不知市场瞬息万变,安逸的背后是风起云涌、险象环生。
最近在拜读埃隆·马斯克的传记《硅谷钢铁侠》,在讲到马斯克的第一段创业经历时有这么一段故事:1995年马斯克创办了一个叫Zip2.com的网站,主要业务是为传统报业媒体提供线上发布信息使用。由于太年轻、没有太多职业经验的埃隆·马斯克接受了天使投资人的建议,让出CEO职位由更专业的经理人来掌管公司业务,因此马斯克失去了公司的掌控权,仅仅担任CTO一职。而当时公司还处于上升期,马斯克认为公司应该直接转向消费者提供有趣的服务,然而报业公司带来的充裕资金让董事会们变得异常保守,不敢迈开步子往前跑,选择坚守媒体的to B服务,最终等来的结果是微软和其他巨头大举进入并侵蚀这个市场,Zip2只能无奈寻找接盘侠让自己存活下去。
“我有大把的金主主动给我送钱,我为什么放着不要去折腾别的?”出现这种心理人之常情,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Zip2董事会的做法,所以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,而不是马斯克。我认为顺境其实是看不见的险境,也意味着风险和机会。为什么马拉松比赛中谁也不愿意一开始跑在第一名,因为第一名不仅要靠自己调整找到最合适的跑步节奏,还需要时刻盯防后面的人超越你,这种心理上考验才是最耗人精力。因此,只有有跟随市场需求不断试错调整,用大胆的进攻完成防守工作,才能走的更远。
2.稳住!大部分公司没10年赢不了
去年当我们拿到微博、摩根士丹利等领投的超过6亿人民币C轮/C+轮融资的时候,我心里已经隐隐有预感:是时候了。到后来“独角兽”成了资本市场上最火的概念之一,IMS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。说实话,我是后来才知道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会被定义为“独角兽”,这是2013年风险投资家Aileen Lee创造出来的概念。而IMS成为“独角兽”其实我是被通知的,回想那时候看到很多朋友发来祝贺信息的心情,的确是感慨万千。“独角兽”光环加身是一瞬间,但是一个公司从小开始做到一定规模,其中过程必然是艰辛且漫长的。
互联网时代,太多光鲜企业的成功都讲述了一个唯快不破的道理,仿佛谁能抢先进入一片蓝海,成功地踏准新风口,谁就能傲视群雄。但我的经验告诉我,正是在这种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,创业者才更需要慢下来,如此在慢节奏下沉淀出真正有质感的商业产品,一点点建立起品牌。
新媒体营销看起来是个“时髦”生意,但广告营销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当。很多时髦的生意本质上都是干着一些传统的事情,只是看互联网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。既然做的是“传统”的事,就需要静下心来把自己当下做的事当做一件极大的事,精益求精用心经营,就像阿里巴巴买卖东西是一个传统生意,但马云将其搬到网上,用精细化运营赋予了全新的价值。
作家格拉德威尔说过:“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必须要经过一万小时以上的持续努力”,这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。个人尚且如此,组织和运营一帮优秀人才的企业更需要经历如此磨炼。我认为从企业的角度而言,做一件事情你要决定至少花十年的时间,而且大部分公司十年成不了是很正常的。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觉得很快的其实都很慢,我们了解的优酷、土豆、滴滴、快滴用一年半KO了多数玩家,那是因为腾讯、阿里入局加速了行业的整合。在我看来,现在创业的初始阶段更残酷了,但是不会改变发展的“总时长”,因为一个公司不可能很快就发展起来。
3.警惕“独角兽”的助燃剂成为阻燃剂
“独角兽”是一瓶助燃剂,让你快速拥有功与名,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发展,然而成为“独角兽”就意味着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了吗?我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说,“成功”可以是过程,但永远没有终点,风险和挑战却是永恒的。
九年的时间,公司一步步向上走,越来越具规模,但不仅是创业之初,其实每天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,只是每个时期的挑战不一样。公司小的时候希望发得出工资、员工过得好,公司中等规模的时候,希望对员工、对客户能够负责。到现在企业做大,对员工、对客户以及对投资人的责任也越来越重。公司大了,高居不下的人力成本和运营成本注定了更加没有失败的机会,如果试错的几个方向点不加以控制,资金会迅速过度消耗,等待的只有加速死亡。
“独角兽”是一种荣耀的名片,更意味着一种推动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担当和责任。整个新媒体营销行业的市场规模很大,无论是这个行业还是IMS,未来还有很大的可发展空间。如果不努力和创新,“独角兽”也是说死就死,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共勉。
也许你还想看:
皮一下~